2009年7月21日 星期二

心情小語:回顧當生態池志工的日子 (文/吳美慧)

 回顧當生態池志工的日子  /  吳美慧


大家好,我是中研院生態池志工,我叫吳美慧。

昨天聽 謝慧蓮 老師說,生態池自2000年成立,明年2010年將邁入第10年。

哇,好快,「十年一覺生態夢」。


◎我為什麼參加生態池志工?

昨天晚上,我仔仔細細回顧當年我為什麼參加生態池志工,我想想,有幾個
原因。

首先,因為我是中研院員工。我覺得我應該關心中研院在做些什麼、知道中
研院在做些什麼,然後想想我能為中研院做些什麼,所以一知道有生態池志
工招募,我就趕緊報名,從上訓練課那天到今天,我都沒有離開過生態池。

中研院生態池是臺灣最早的生態池,很多人都來這裡取經,所以最初解說的
機會很多,常常都要排解說,這時做志工的很多工作都是以解說為主,後來
國內生態池增加以後,解說就變得沒那麼多,而是改以清理生態池雜草為主
,之後我因為小孩上課的關係,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配合前來協助清理雜草,
但我也沒有中斷過各種參與,因為生態池每年都會排很多進修課程,這也是
中研院生態池志工團體辦得很好的原因。

生態池志工固定在每個月第二週週末上午清理雜草,每個月第四個週四晚上
上室內課,每年還會安排室外參訪活動,所以很能維繫志工的學習和情感,
加上每年都會舉行的院區開放日活動,我從第一年起到今年,每年都參加解
說,沒有中斷。

第二個原因是我喜歡植物。大家都知道,我們這種年紀的人在當年參加大專
聯考是分甲乙丙丁四組,如果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沒天份的人就無法選
讀丙組,和植物、生物這些學系絕緣,我讀的是文科,所以我一直沒機會接
觸很喜歡、很想學的植物。知道中研院生態池在招募志工,我認為這是學習
植物相關知識的大好機會,所以我趕緊報名,也很認真上課。我還記得上課
的前一天我正好到花蓮,還特地趕回來上課,怕錯過了可惜,所以聽課聽得
很認真,這十年來所開的課程我都儘量不缺席,努力吸收學習。

第三個原因是我對環保的認知。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大約是學生時期,那時
剛剛開發保麗龍材質的容器,我知道保麗龍只要一點點塑料就可以塑成很大
體積的容器,而且無法瓦解銷毀,我當時就非常憤怒,尤其知道政府正在扶
持塑化企業,根本無法禁止,憤怒也於事無補。

說環保,我們每天省它一個兩個塑膠袋、保麗龍盒又怎樣?工廠一天的製成
品就是上千上萬,少數人的力量怎麼去抗衡?後來我想,做環保,還是要由
教育做起,我來做環保志工,告訴更多人不要破壞環境,甚至保護環境,這
樣做環保說不定比較好,也比較快?

另一個原因則是陪小孩成長。小孩小的時候,我們就和學校老師學賞鳥,後
來我想有機會接觸大自然生態更好,雖然南港的環境在臺北地區已經算是很
好的了,每天都是被小鳥叫起床,而不是被鬧鐘叫起床,算是很接近大自然
了,但小孩還是很多時間會被外在的科技學習等瓜分掉,如果有機會到生態
的世界學習,不是更好嗎?

如果我加入生態池志工的培訓,將會有更多的機會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
所以我就毅然決然加入志工的行列。



◎十年來的經驗和心得與大家分享

中研院生態池的經營相當成功,這是靠大家一起來維護的,大家在這裡做志
工的感覺真的很棒,今天我以自己十年來的經驗和大家分享當志工的種種心
得。

一個志工團體要運作成功並行之多年,一定要有一些基本共識,其中最重要
的就是對「共有時間」的認同。

我前面說過,中研院生態池固定在每個月第二週週末上午清理雜草,每個月
第四個週四晚上上室內課,每年還會安排室外參訪活動,還有每年一次的院
區開放日。雖然現在生態池的主要任務已由解說改為除草,大家都知道在那
樣固定的時間要做這樣的服務,如果自己的時間許可就前來服務,所以從來
沒有打電話通知、催促誰來服務的事,每個人來服務都是自動自發,因為除
非是下很大的雨改期、或者夏天天亮得早、熱得快,改提早一、兩個小時開
始外,所有的活動時間都是固定不變,讓大家易於記住、也能配合,而活動
時間如果有變動,隊長都會用電子信通知大家,也就不會讓大家有太大的負
擔和壓力。

關於時間,我想大家都會同意,當志工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時間的付出,志工
團體是否可以維持、永續經營,我想志工對這個團體付出的時間真的很重要
的因素。當年中研院生態池招募志工是以中研院眷屬及附近居民為主要對象
,所以大家的住在這附近,進出方便,也比較能花多一點時間在生態池。當
然生態池志工也有很多都是外面進來加入的,他們要花加倍的時間、加倍的
力氣來參與協助,真的是很不容易,許多人來來去去,我們都是很歡迎的,
即便是只有一天,我想大家還是張開雙臂歡迎加入的。

說到時間,當志工還有一件一定要注意的事:就是一定要注意花在志工服務
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分配
,因為當志工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額外付出,尤其是
時間的額外付出,這些時間有時候會影響到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和朋友約好
的時間,你會需要考慮犧牲哪邊好?或許志工服務不是犧牲,但還是會影響
,你要如何取得平衡真的很重要。怎樣做才是最理想?我的建議是儘量不要
失衡,家人、朋友和你服務的時間要能平衡,這樣才不會做了很多服務,卻
忽略了家人、和家人起衝突,甚至忘了把家裡顧好,這樣都不是志願服務的
主要意義,畢竟要擔任志工服務一定要有家人的支持,如果只有一昧為外面
服務,卻忽略家裡的整理、家人的關心,這樣會把志工服務的品質打折扣,
所以這點一定要特別提醒大家。

其次,來做志工服務一定要有開放的心靈和態度,因為在志工團體裡,大家
都是來自不同的環境、抱持不同的理想、心懷不同的理念,要大家取得共識
並不容易,大概只要你服務的項目有共識即可,無法去要求大家都要想法一
致、做法一致,所以大家敞開心房來這裡服務、與大家一起攜手合作很重要。

但我們會發現在有人的團體裡,要大家能夠不比較很難,尤其要做到不計較
,真的是不容易,但一個志工團體一定要大家無私無我、無怨無悔,不比較
、不計較,服務起來才能更愉快、更有收穫。

我常說,中研院生態池志工們就是在這樣不計較的情形下維持了10
年,這是
很難得的真感情,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互相關懷、互相體諒。所以我
覺得在這10
年的歲月裡,我在中研院生態池擔任志工,不但贏得學習、成長
,更贏得友誼,這也是擔任志工服務最棒、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在這裡一定要提一下,中研院生態池經營成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
大家群龍有首,我們一直有很盡責的隊長在為志工們默默付出、服務,從
最早的黃錦香、劉容貴、王月美,到目前的彭玉鏡,她們的付出,是生態池
維繫不墜的核心。生態池還有幾個靈魂人物也是無可或缺、無法取代的:陳
宗憲 老師、 林有義 老師、 李敏淑 老師和 包國良 先生,如果沒有他們為生
態池奉獻服務,生態池的茁壯、生生不息就不是今天的模樣,在此,我要代
表生態池志工和中研院員工們對他們致上深深的謝意,感謝有他們,才有大
家喜愛並關注的中研院生態池的繁華容顏。



◎結語

剛剛月美提到瞿海源夫婦每天要到生態池散步,其實這附近的居民,很多人
都是把中研院生態池當做他們自家的後花園,每天都要來走走看看,都會覺
得這樣的感覺真好,現在你們選擇來當中研院森林步道志工,非常好,因為
可走可看的範圍更大了,所以大家更要常常來,不要因一點挫折或時間不便
就放棄,你要想想,把中研院都當成自家的後花園,有這麼大一片後花園,
多好、多富有!

中研院歡迎你們。

 

                                                                                            
                                                                                               美慧
  98.7.19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2009活動訊息(7/23):讓大自然的感動在中央研究院生根

 讓大自然的感動在中央研究院生根

陳宗憲

一、中央研究院的自然寶藏
二、經營生態池之美

原本只有中央研究院生態志工才能解讀的院區自然奧秘將對大家公開,希望大自然帶給大家的感動能夠繼續在中研院生根成長。

前半段將呈現中央研究院區動植物生態的豐富性,後半段將解讀生態池動植物互動及亂中有序的生態之美。中研院的生態池是國內都會區第一個生態池,已經步入第十年,有賴大家繼續幫忙讓院區環境更加美好。
                                                                        

演講時間 : 2009.7.23(四) 晚上7點開始
演講地點 : 中研院內(未確定)
( 森林步道生態志工專業課程培訓當天通知 )
演講題目 : 讓大自然的感動在中央研究院生根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心情小語:初到中研院 ... 我所認識的宗憲老師 ( 文/麗琴 )

  這次的演講人陳宗憲 老師是中研院植微所的研究員雖然退休了卻仍

親力親為為中研院的自然生態付出所有的心力。十年前和一群中研院的夥
伴們
讓中研院的生態池誕生中研院的生態池是臺灣第一個溼地的示
範區
維持到現在的模樣陳宗憲 老師是主要功臣之一。
 

記得剛來中研院時獨自在中研院的院區裡玩耍探索,喜歡自然的
我,
在院區每條動線小徑中穿梭利用20年來所學的自然知識去親近自
理解自然自以為開始對中研院的自然生態有所了解時遇見了他---
 陳宗憲 老師

 

一位會在黃昏時候靜靜待在中研院的生態池旁附近一待可能就是一
兩個小時的人不做什麼只是看看白腹秧雞這家子在做什麼 ? 紅冠水
雞那些小傢伙長大一點沒
 ? 草長長了捲起衣袖褲管下田清理環境的
一個人



 

認識他才短短兩個小時透過他的言語去看中研院的植物一棵一
棵鮮活起來
每個植物彷若看到它剛被種下的模樣
在成長過程中發生
了什麼
……
這一切都不是書本上能告訴我的不是20年來所學的自然
知識所能懂得
而他記得
記得每一棵植物的生命歷程且不吝於分享

 

陳宗憲老師樸實,總是默默工作十年如一日一步一步踏踏實
將寶貴的時間投入在中研院自然生態的維護上是一位很值得當面
和他說聲
謝謝” 
的人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他個人而是在生態池
志工們十年來保護下的所有生物
代牠們說聲 謝謝 


來吧 ! 來認識生態池,來認識生態池這批可愛的志工們。  

來吧 ! 雖然時間排在晚上7點,有點晚。

來吧 ! 來認識陳宗憲 老師,聽他說故事。
 

       陳宗憲老師和我對植物認識的差別在於他愛他們想保護他們
為愛
所以再苦都撐下來!
 

所以夥伴們我們大家一起來吧在臺灣這塊土地上多種下一些樹
親自去努力後生命會有不同的視野不同的心境,這一切在於是否身
體力


      
下來做苦工吧會累但大家一起累累的有價值累的換來其他生
物的一抹微笑
這樣就值得了!   

 

2009. 7. 14 
麗琴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200907081356生態講師和顧問分享記錄(魚類) (圖/呂兆良 文/宗憲.麗琴)

2009中研院森林步道生態講師和顧問分享紀錄(魚類) 

2009/7/8起屋郭魚的築巢領據觀察 7/8(三) 呂兆良拍攝(景觀師、森林步道志工培訓課講師)
7/8(三) 莊麗琴紀錄 吳郭魚的求偶記:賜分析在文哲所旁的這一段,今天看到四分溪裡的吳郭魚在築巢,感到很新奇,發現靠近文哲所旁的四分溪哩,正在進行求婚進行曲,一窩一窩用沙子堆積而成的吳郭魚的窩,屋郭一隻公的吳郭魚,魚的尾巴變成紅色,支支都在等待緣分的來臨,很好玩! 數一數有五個喔。 

7/8(三) 宗憲老師紀錄 四分溪的吳郭魚築巢領域行為,因看多有時反而忽略別人沒注意到,很久沒去拍了,近年來拍的多半是有人去捕魚的紀錄。 

7/9(四) 麗琴紀錄 四分溪的吳郭魚築巢已達9個,不時有超領域爭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