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8日 星期四

蘭花草與刺桐

 經濟所助研究員 黃瑞萌  2003.5.8 中央研究院週報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到花時過,蘭草卻依然,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能忘。但願春花開,能將宿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這是前院長胡適先生寫的一首詩歌。4月18、19兩日我們移植了行政大樓對面綠地的五棵刺桐,帶著「蘭花草」的心情,希望幾年後這一小段路旁有一排枝枒交錯的刺桐可以為行人遮蔭。

根據報導,刺桐是平埔族人的「年樹」,此樹春開花、夏葉茂、秋轉黃、冬凋落,隨著四季變化,有紅、綠、黃、褐四種顏色,如同四時年歲流轉,具有生生不息的明顯意象,平埔族人因此以之作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行事依據(聯合報,92年3月13日)。刺桐樹形優美(化學所與近史所間的高壓電鐵塔下有五棵老刺桐可以參考),成長快速,是很好的行道樹。估計在三、五年後,這批移植的五棵樹與原有的兩棵樹的枝葉即可交錯,夏天時將可以形成一排刺桐樹蔭,以回應許多同仁希望人行道旁盡量有可以遮蔭的植栽的需求。

這幾棵刺桐原來是種在這塊綠地的左側,兩年前種下至今,生長緩慢。植物所陳宗憲老師認為主要原因是種植位置不當,陽光不足,以及缺乏適當的照料。兩個月前,從基因蛋白大樓工地移植一棵老榕樹到這塊綠地來,老榕樹與旁邊的幾棵刺桐在陽光與土壤上可能產生相互排擠效果,將來會長得更不好,因此陳老師建議在清明節前把這幾棵刺桐從左邊移植到右邊靠近化學所的這個角落來。該處陽光充足,適合種植刺桐這類賞花的喬木。

根據最簡單的生態學原理,植栽的選擇最好能符合生物多樣性原則。在本院現有的植栽中,刺桐的數目還不算多;這些刺桐是這一塊地現有的植栽,不需重新購買或長途搬遷,同時符合多樣性與經濟原則。而且,這幾棵刺桐還有一個好園丁陳老師自願當義工繼續照顧它們。因此,環境美化委員會的委員在透過e-mail討論後,建議總務組在陳老師的指導下,把這五棵小刺桐從行政大樓的左邊移植到右邊。

在這次移樹的過程中,從陳老師與總務組同仁及執行工程的人員的討論中,整理出幾點種樹的基本原則。樹木種植成功首要的關鍵是選擇地理條件適當的地方與樹種;除此之外,還有下列三項非常重要的助緣:第一是最好從小苗、種子苗開始種,第二是原來的根應盡量保留,第三是移植處要有適當的土質。

從小苗、種子苗開始種比較容易成功的主要原理是樹木的高度與樹蔭的範圍大小決定於樹根的深度與廣度。原則上,根長得越深,樹將長得越高;根的範圍有多廣,樹蔭的範圍就有多大。植栽的成長跟人一樣,有其自然的生長週期,幼年期成長的重點在生根發芽,到達一定年齡後,生長的重點轉為抽枝長葉,開花結果。因此小苗、種子苗的根部成長速度較大樹的根部來得快。這也是為什麼原來的根應盡量保留,因為受到植栽在不同的階段,成長的重點不同的限制,移植後的樹木要重新長根必須花比原來更多的時間。在同樣的環境之下,剛開始時,種大樹較有成就感,可是大樹受到根部成長速度較慢的自然限制,在成長速度上遠比小樹慢,在同樣時間內,大樹的根所能生長的深度及廣度都不及小苗,因此,幾年後,原來的小苗所長成的樹會比同時期移植的大樹來得高大。另外,大樹移植後的死亡率也比小樹來得高,常常落得得一種再種,徒然消耗。如果我們懂得這個「十年樹木」的道理,就會有點信心與耐性,選擇適當的地點與樹種,從小苗開始種起,換好泥土,作好排水,好好照顧,五年、十年後還怕不綠樹成蔭!

第三個原則是適當的土質。行政大樓對面廣場這個區域,現有的土壤為黏土,質地太細且缺乏養分。質地太細會妨礙水分及空氣的流通,妨礙根部的呼吸,積水時易使根部腐爛。因此在移植區域內必須進行局部換土,將黏土換成壤土及泥炭土的混和土壤。泥炭土一方面提供有機質,一方面可改善土壤的透氣性及調節濕度,使移植後的刺桐的根部除了有足夠的養分外還能夠舒展。 

我把這件小小的院區美化工程的源由及過程記錄下來,借週報的一角跟同仁報告,是希望主動作溝通,讓同仁有機會了解周遭發生的事情的始末,才能在必要時也發表一些意見;同時也懇切的希望,院區所有軟硬體工程,在可能的範圍內,盡量能作事前的溝通,集思廣益,作較長期的完整規劃,避免時常挖挖補補所造成的資源消耗及對同仁與生態環境的干擾。

任何一個地方,表面上看到的是一落落的建築與一棵棵的花草樹木;但是,往深處看,這些建築與花木的選擇與配置同時也表達了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心情與意境;因為,一個地方的自然環境與建築風格所呈現的是人與人,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

真正作研究工作的人很少沒有「朝朝頻顧惜,夜夜不能忘」及「看到花時過,蘭草卻依然,苞也無一個」的體驗。養幾株蘭草尚得經秋越冬耐心看顧,更何況奠定優良學術傳統的「百年樹人」理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