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日晚上八點多去小森林觀察赭夜蛾幼蟲的
結繭過程,
看到進度比Sam在下午四點十分時
所看到的沒多什麼進展,心想遇上了慢郎中。
等到整個繭的外觀在大半天後大致完成,
才發現動作慢是有道理的,太神奇了。
快到晚上十點,看了一個多小時內只又增加了
一些褐色的絲,就先溜去做其他的事。
十一點半回到桔梗蘭旁的第一眼感覺是幼蟲出
了意外,大大的頭胸部上方怎麼跑出一圈黑色,
照像放大才確定是密密一圈深褐色的絲。
就多留一陣子在附近夜觀,每隔幾分鐘回去
補拍張照片(等繭完成全貌後再回頭細看這些照片
會有不同體會),撐不住了就先回去洗澡。
2012 -11 -16
一點半左右回去看時,幼蟲正在用絲在右側塑出
一個尖形突起,
在1:43分的照片可看出突起部分已經完成,
這是幼蟲準備蛻變化蛹前安放尾部尖形突起
的地方,也讓我們知道將來蛹的尾部會
在那裏。事後才知這時候已經完成了繭的最
外層輪廓。
回去睡覺在六點多夢醒,天色開始轉亮。
看到蛹的外形已經具備,還是可以看到內部的
一點綠色。這時確定了附近台灣赤楠樹上的
兩個繭都是赭夜蛾的。
在中午利用自然光線拍了這些繭,仔細比對
可看出形態上的複製度有多高。
繭上的深色圓圈和類似飾帶的位置不是隨便亂
放的,而是由內建程式設定的。
更神奇的是在黑暗中完成,還要忍受間歇的
閃光燈干擾。
如果要用3D詳細分析結繭過程,
絕對是很有份量的論文。
半夜蹲著照相撐不久,每照幾張就起來巡巡
週遭的樹。在赭夜蛾幼蟲出走結繭前所拍的
台灣赤楠上有一隻巾夜蛾幼蟲,
晚上比白天容易找到。巾夜蛾幼蟲
同棵樹上也有一些草蛉的卵。
老是提防碰到頭上方的一隻茶色姬鬼蛛雌蛛,茶色姬鬼蛛雌蛛
在一棵樹幹上看到另一隻不認識的蜘蛛,
又要請教夥伴中的蜘蛛專家。
看到一種數量較少的鹿子蛾,也看到展足蛾。
許多常見的蝴蝶就不提了。鹿子蛾
展足蛾
宗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