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因含戶外觀察教學 (限定院區志工參加)
★本課程因含戶外觀察教學,限40人參與。報名日期:8/17 8:00起,截止報名日期:8/22 17:00
★若報名人數超過40人依照報名順序為優先,於8/25 中午12:00 公告錄取單。
本活動為推廣環境生態保育免費導覽活動,請自行投保意外險。
課程內容:1.實際引導如何尋蛛覓蟲
2.蜻蜓和蝴蝶觀察與辨識
3.蜘蛛觀察與辨識
4.不期而遇的精靈觀察
集合地點: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廣場(大湖捷運站1號出口右轉往大湖山莊街步行約10分鐘)
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位置圖
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
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原名大溝溪親水公園,建造的目的在於防洪。民國86年的溫妮颱風和90年的納莉颱風期間,驟降的豪雨,造成大湖山莊街區淹水,居民損失慘重。為改善排水問題,水利工程處規劃在大湖山莊街底,也就是大溝溪流入地下水道(地下涵箱)處興建調洪沉沙池。沉砂池以生態工法施做,兼顧生態與防洪功能,並提供民眾親近溪水與自然的遊憩空間。
動物
大溝溪生態豐富,是日間和夜間生態觀察的熱門地點,更是親山親水平緩好走的大眾路線。
以下列出我們這次可能會看到的動物~
植物
本區除了自然生長的植栽如野薑花、月桃、鵝掌柴、月桃、筆筒樹、水丁香、野桐以外,每年11月防汛期結束後,便於調洪沉沙池緩坡種植面積約4000平方公尺的草花,艷麗奔放的花海是步道必賞景點之一。
地形地貌大溝溪源自白石湖山,經圓覺瀑布往南流過住宅區,至大湖山莊街後引流至下水道匯入大湖公園,流域長約3,500公尺,集水面積340公頃。
特色
隱身於住宅居旁,可親近濕地、小溪、花海的秘密景點。
交通:
大眾運輸捷運:搭乘台北捷運文湖線至大湖公園站,於1號出口至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廣場集合
公車:搭乘278、284、287、617、620、630路線公車,至大湖公園站下車,至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廣場集合。
📢行前須知📢
- 建議穿著:休閒運動服裝、長袖襯衫(防蚊)、登山健行鞋
- 建議攜帶:雙肩背包、雨具、防曬衣物、帽子、擦汗毛巾、個人醫藥用品,足夠的行動糧及水等。
- 參考裝備:相機、顯微鏡、植物圖鑑、防曬油
- 不要擦香水及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因為蜜蜂的觸角會聞香而來(以為是蜜源植物)。
- 請儘量避免穿蜜蜂的視覺能辨識之橙、黃色。黑色及深暗色衣服易招惹虎頭蜂。
秀麗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