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腹松鼠藏身處 (光線逆光) 。
2009年8月份 生態池講座:
我記得,謝老師有在問 :
皂絲水殺孑孓 消滅登革熱
全台登革熱病例近兩千,且集中南台灣,由於筆者家住南市東區,
前院、後院均栽種許多花木,因此蚊子相當多;前院是較小品種,
叮咬之後,奇癢無比,後院的蚊子則屬較大型,有二、三種類,較
易撲打在懸掛滅蚊燈、點燃蚊香,雙管齊下之後,仍無法杜絕。
有一次筆者與隔壁鄰居閒聊中,她告訴我一項驚人的發現就是在院
中放置一個盆子,盆中以皂絲或洗衣粉混合適量的水,過後數日,
水盆中竟然佈滿許多死亡的幼小蚊子蟲卵(孑孓),相較之下,漸
漸地,居然院中的蚊子已減少大半,幾盡滅絕,幾乎可以不用再以
各種蚊香、殺蟲液去對抗蚊子。
經筆者依例在自家前、後院放置裝滿皂絲、洗衣粉之混合溶液,實
驗數日之後,果然奏效;在與鄰居那位退休國中教師商議之後,覺
得有必要將之公諸社會大眾,一方面既可遏止南台灣日益猖獗可能
爆發引起高死亡率的登革出血熱,另方面又能改善整個大環境中休
戚與共的居家品質。
如果讓有緣眾生能因而與持續發燒的登革熱疫情絕緣,也算是「助
人為本來之本」的另一種菩薩行吧!
第3小隊 陳慧君的分享
陳老師要轉寄給大家看的
開版之初, 有幾點聲明要告訴大家 ....
1). 此部落格將採取輪值的方式,第一任由我先暫當版主。
2). 此部落格版面形式是可以更改的,
所以這段期間大家會看到版面樣式偶爾會有不定期的改變。
3). 目前的文章分類欄目只是暫定,它是可以增減或修訂名稱的,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意見,也可以拋出來集思廣益。
4). 非常歡迎大家多多投稿,以豐富我們的資料庫。
( 但政治性 / 宗教性 / 商業性等文章與圖片.. 請勿貼入,謝謝!)
5). 此部落格的初期定位與期望是......
一個可以跨越時空的精神凝聚園地,進而達成志工夥伴們的多向溝通和知性成長。
ps. 目前圖文的投稿仍請mail給版主,由版主代為 po上‧
但每篇文章的回應部份則無限制,歡迎大家常常浮出水面哈拉幾句。
有空就進來逛逛吧!這一方網路空間屬於每一位步道志工所有。
^^^^^^^^^^^^^^^^^^^^^^^^^^^^^^^^^^^^^^^^^^^^^^^^^^^^^^^^^^^^^^^^^^^^^^^^^^^^^^
(2009.08.11)
某次機會聆聽吳念真的演講,其中一段和台下年輕朋友的對話:
吳念真說..........
一輩子能賺多少錢、用多少錢,都是註定的。
對我來說,
去年、今年、未來都是一樣,
我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是ㄧ群人一起做一件事,
把它做的很好,
中間沒有計算,那就會很開心。
到我們這種年紀,
你會發現一件事,
就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是朋友,
也許你不夠老就不會清楚,
但真的是"朋友"。 ...
這段話真是深得我心。
從諾貝爾的故事中,我們獲得一個深沉的感受,諾貝爾的
成功,絕非只靠他的聰明才智而已,更重要的是他的心胸
氣度與分享的態度。真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
高度」是也!
人猿泰山為什麼被稱為森林之王呢?論力氣,它比不過大
象;比速度,它比不過獅子與老虎;比靈敏,猴子有過之
而無不及。
泰山之所以在森林稱王,不是依賴武力與體力,他靠的是
關係!
他和每種動物交朋友,關心他們也照顧他們,所以大家都
喜歡他。所以當泰山有急難時,大叫一聲:「喔耶喔!」
每隻動物都出來,樂意幫忙他。泰山的叢林法則,其實也
可以運用到現實的社會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成功的人
,絕不只靠自身的實力,其實他更懂得整合人際資源,進
而創造價值。我們能夠去了解可運用的資源,去發展良好
的關係。一旦整合發揮,人人都會叫你第一名喔!
未來成功的新典範:不在你贏過多少人,而在於你幫過多
少人。幫過的人愈多,服務的地方愈廣,那你成功的機會
就愈大。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章波
一.如何合作
1) 建立唯有合作才能成大事的心態,並提出高於個人能力所及的願景
(Vision),才有合作的必要。
2) 不可“強人所難”:放下自我,多多溝通,才能建置合作共識平台,才有合作之可能。
3) 了解權威與威權之不同:因生態系之元件非常多,處處需要權威性的了解,但一個人不可能處處都是權威型的專家,必須尊重其他領域的專家。
4) 不爭你我多少:
a) 建立自己為一方的專家,才能提供服務
b) 如大樹之長出許多樹葉給昆蟲,要提出個人能夠貢獻的事務。
二.合作團隊組成三要素
1) 創意:能夠提出創意的合作方法
2) 伸手:不要怕麻煩別人
3) 彈性/適應力:團隊要有針對合作的方式進行彈性調整的能力
三.創意的原理
1) 基因學:變異、突變
2) 演化學:競爭、淘汰、適者生存
3) 左右大腦的分工與合作:左大腦思維→右大腦重組(gut feeling)→左大腦辯證選擇
四.創意四階段
1) 接受很多的刺激:唸很多的書、papers
2) 腦子要做很多的思考、討論、腦力激盪:理性的探索、左大腦思維
3) 要沉潛、要放空、要「應無所住」:利用右大腦
4) 突然出現一種整合型的資料:創意
五.創意在科學研究活動的應用
1) 學生有沒有唸很多的paper?有沒有做很好的review?
2) 在整個課堂討論過程中,有沒有做腦力激盪?
討論的時候有沒有很自由,無所牽制的去發想?
3) 有沒有放到潛意識裡頭,去放空,然後再讓它突現?
這種腦力激盪是大家共創的,應該共同分享。